日期:2025-08-25 08:16:13
城市中,鳞次栉比的建筑,熙熙攘攘的居民,富庶的经济与灿烂的文化,无不彰显着某座城市的蓬勃生机与深厚底蕴。
若以此观之,宋代,无疑是当时世界文明之巅。
其城市建设之辉煌,更是冠绝。
北宋的东京汴梁(今开封),南宋的临安(今杭州),便是这璀璨星河中最亮的双子星。
宋词,作为宋代最具革新精神与时代气息,艺术成就也近乎登峰造极的文学形式,其笔触遍及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。
其中,对都市风情描绘最为精妙传神、令人拍案叫绝的,当属北宋词坛巨擘柳永的传世名篇——《望海潮》。
写城市的作品不少。
汉代班固的《两都赋》,以浓墨重彩铺陈长安、洛阳的盛景;西晋左思的《三都赋》,更是因其笔下的瑰丽而引得“洛阳纸贵”,撩拨起无数人的心弦。
而柳永的《望海潮》,虽然篇幅不如两赋多,但亦以同样的魅力。
就让我们循着“城市”这一脉络,一同走进柳永笔下的不朽画卷。
图片
望海潮
柳永
【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。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。云树绕堤沙。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。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。
重湖叠巘[yǎn]清嘉。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。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。千骑拥高牙。乘醉听箫鼓,吟赏烟霞。异日图将好景,归去凤池夸。】
(注:巘[yǎn],指层层叠叠的山峦,此处描绘西湖周边山岭之秀。)
柳永这首词,如一幅立体的长卷,以万千笔触,为读者铺陈出杭州城(宋称临安,隋前称钱塘)那繁华与美丽。今天我们读来,亦仿佛有穿越时空的冲动,只想亲身踏入那富庶、繁荣、活力四射的宋代临安。
“东南形胜,三吴都会,钱塘自古繁华”——开篇三句,大笔挥毫,勾勒出杭州的非凡气韵:它雄踞东南形胜之地,是历史悠久的三吴重镇,钱塘自古便是繁华锦绣之乡。
寥寥数语,便写尽了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、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绵延不绝的繁荣盛况,奠定了全词宏大的气象。
图片
“烟柳画桥,风帘翠幕,参差十万人家”——词人的目光由远及近,细腻描绘城市的肌理。
那如烟的垂柳轻拂着雕栏画栋的桥梁,家家户户的挡风帘与翠色帐在风中轻扬,高低错落的楼阁庭院连绵起伏,居住着万户的人家!
这画面里,水边袅娜的烟柳与精美的画桥,诉说着临安水网密布、绿意盎然的城市风貌与宜人气候;而那“参差十万人家”的盛景,则如实地刻画出这座都市的宏大与稠密的人口。
“云树绕堤沙;怒涛卷霜雪,天堑无涯”——笔锋流转,转向城郊钱塘江的壮阔。
堤岸之上,茂密的树木郁郁葱葱,如云似雾般环绕着沙堤;江心处,奔腾的怒涛卷起千堆雪浪,仿佛一道横亘天际、不可逾越的巨大天堑。
这自然伟力与人间繁华相映成趣,构成了杭州城独一无二的魅力——人文与自然在此完美交融。
图片
“市列珠玑,户盈罗绮,竞豪奢”——词人捕捉到市井的繁华。
街市之上,珠玉珍宝琳琅满目;家家户户,绫罗绸缎堆积盈门。人人似乎都在竞相展示着奢华,这份富足与豪气,是别处难以企及的。
词的下片,柳永将目光聚焦于杭州的灵魂——西湖,将所有的美丽与繁华浓缩于这一方碧水青山的胜境。
“重湖叠巘清嘉;有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——寥寥数语,美景呈现。
重重叠叠的秀峰环抱着被长堤分隔的清澈湖面,山光水色清丽美好。更令人神往的是那穿越季节的色彩:金秋时节,桂子飘香,沁人心脾;盛夏之时,十里荷花亭亭玉立,争奇斗艳。
西湖,俨然是杭州最璀璨的名片,是休憩游乐、怡然自得的绝妙所在。
“羌管弄晴,菱歌泛夜,嬉嬉钓叟莲娃”——湖山之间,交织着动人的生活乐章。
晴空下,悠扬的笛声随风飘荡;夜幕中,采菱人的清歌在水面荡漾。白发垂钓的老翁悠然自得,采莲的孩童笑语喧哗。
这哪里是静止的风景?分明是一幅活色生香、其乐融融的市民游乐图卷!字里行间,洋溢着生活于此的幸福气息,正是这座繁华都市最动人的烟火气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牛策略-实盘配资开户-在线炒股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集中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