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5-09-28 07:46:17
图片
何须名苑看春风,一路山花不负侬。
日日锦江呈锦样,清溪倒照映山红。
——宋·杨万里《映山红》
一种花以鸟为名,自带诗意与浪漫的气息。古往今来,无数文人墨客挥毫泼墨,留下诸多赞美杜鹃花的锦绣文章与绝美诗句。而在所有赞美杜鹃花的诗句中,最喜欢的便是杨万里的这首《映山红》。
犹记儿时观看电影《闪闪的红星》,片中那漫山遍野如火如荼的映山红是那样的美轮美奂,一曲女高音如泣如诉,将观众带入其境。那扣人心弦、催人泪下的故事,伴着那首传唱不衰、脍炙人口的插曲《映山红》,无一不令人陶醉。
图片
那是家住平原的我第一次知道,世上有一种花叫“映山红”。从此,这个诗意的名字,随着那段悲壮而伟大的革命历史便镌刻在了心底。
映山红,也叫杜鹃花,花大而艳,是中国三大自然野生名花之一,也是世界四大高山花卉之一, 有“花中西施”之美誉。蜀地山民唤杜鹃作"山石榴"。它总这种不择水土的野性生命,在清明后开满山野,万山红遍。
图片
它不但是文人墨客的知己,还受到历代画家的青睐。画家提笔蘸墨时,想的不是"花中西施"的美誉,而是石缝间倔强的虬枝,细雨里低垂的朱萼。
古画里的杜鹃总带着三分野趣。宋人册页上常见碎石旁斜出一枝,花瓣如薄绢轻颤,花蕊似金针倒悬。明代沈周画杜鹃,爱用淡墨勾出老干皴裂,忽以朱砂点出三五朵红花,恰似老翁簪花,妙趣横生。
图片
江南画师善用没骨法。羊毫饱蘸曙红,笔尖略点胭脂,侧锋扫过处,花瓣自生阴阳。白石老人画杜鹃叶,焦墨破水,飞白处见山风痕迹。潘天寿写山花,常在乱石堆中点染杜鹃,朱砂与花青相撞,恰似山岩渗出血色。
杜鹃入画,贵在得其神。皖南老画工说:"画杜鹃要看根,石上根如龙爪才够味。"岭南派画家则重写花势,主张"花簇宜聚散相生,似乱非乱"。吴昌硕曾见山寺古杜鹃,归后以金石笔法写之,题曰"老衲破袈裟",枯笔焦墨间自有一段沧桑。
图片
民间年画里的杜鹃别有意趣。滇西白族人家堂前常挂"杜鹃报春图",青石上立着锦鸡,喙衔红杜鹃。闽北木版年画以靛蓝为底,朱红杜鹃绕作团花,乡民谓之"火烧云"。这些朴拙画作里,藏着百姓对红火日子的期盼。
今人画杜鹃,多见工致而少野逸。而管墨成老师大别山写生,半秃的狼毫笔饱蘸玫红,忽而横扫,忽而逆挑,山岩间便跃出星星点点的映山红。
一片片粉霞云雾里的杜鹃,笔墨纵姿随性,妙得生机,令人看罢方知,写意之妙,原在得自然真趣。
图片
写到这里,再对照开头杨万里那首诗里的"日日锦江呈锦样",忽觉这"锦样"二字最是精妙。
想那杜鹃本是山野寻常物,却在千年丹青里化作人间锦绣,恰似那些散落民间的文心,总在不起眼处绽放着光华,一年又一年。
分享一组管墨成杜鹃花写生作品,请朋友们一起欣赏!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牛策略-实盘配资开户-在线炒股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集中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